
立足属地面向全省 推动畜牧兽医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访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委员、所长杨军祥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体现了科教融合、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也为新时代新阶段基础科研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委员、所长杨军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心怀“国之大者”,做好“四个表率”,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以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为抓手,统筹兼顾学术引领、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各方面工作,肩负起科技创新引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
聚焦科研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为统揽,紧盯陇东雨养农业区草食畜牧业发展,加快牛羊新品种培育,着力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以“种业”创新利用为导向,依托省市级科研项目实施,应用传统育种与基因组选择技术,不断加大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及静原鸡、早胜牛和甘肃黑猪等地方品种保种力度,为全省“种业”振兴提供优良基材。
推进实验平台建设,构建畜禽资源评价利用新格局。认真落实省上、农业农村部实验室(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顺利推进建设任务,为陇东(南)乃至全省区域内畜禽遗传资源评价利用作出更多贡献。依托省部共建“畜禽资源(羊)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区域内羊种质资源整理评价、性状解析、保存利用和种质创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提供平台,进一步推动全省肉羊产业发展;依托“畜禽病原微生物防控技术研发实验室”和“SPF级标准化动物实验室”建设,为畜禽病原微生物检测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畜禽疫病病原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新型疫苗与治疗制剂研发等提供平台,不断提高区域内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地方畜牧产业发展。围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技术需求,以产业抓点示范为龙头,形成“所地联动、院企合作”模式,促进平庆地方畜牧产业发展良好格局。依托专家资源,组建由省市领军人才、科研骨干牵头的肉牛、肉羊高效繁育等五个技术团队,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培训。以“平凉红牛”“环县肉羊”为重点,进一步集成和示范肉牛选种选配、秸秆饲料化与营养调配、杂交利用与优质牛肉生产、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肉羊杂交利用等适用技术,为产业发展培养一批生产实操人才。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