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形势,德州禹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把“抗疫稳产、保供安心”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防疫与生产“两手抓、两手硬”,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奋力夺取疫情防控、稳产保供双胜利。

“防”字当头,筑牢防疫“新长城”。把重大动物疫情和新冠疫情“两疫”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防止“两疫”叠加。利用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条幅、明白纸等形式,普及防控知识,传达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意识,凝聚战疫的信心、决心。目前,发放张贴明白纸1万余份,公众号中关于防控知识的宣传公告及视频内容,累计点击量达1万余人次。成立了5个党员先锋队、12个党员先锋岗,带动中心180名干部职工、300名村级网格员及养殖场驻场防疫员参与疫情防控。全力做好消毒杀菌、人员登记、查“双码”、测体温、宣传规劝、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工作。

“战”字冲锋,打出抗疫“加速度”。全市发现阳性确诊病例后,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中心上下全员出动,全力以赴投入“抗疫”、“战疫”最前线。组织精干力量,安排60余名党员干部承担共驻共建小区,3个帮包家属院和中心机关的疫情防控值班值守、消杀防控工作。开展“双敲门(敲屋门、敲车门)”行动,完成了590户1500余名群众的信息登记、人员核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10天内有序高效完成了1500余人的三轮核酸检测。
“畅”字助力,做好稳保“领头雁”。一是着力开辟“民生通道”。与发改、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办公,开发网上申报审核小程序,快速办理物资运输通行证,联合镇街清理乡村道路上的永久路障,重点打通涉牧企业生产物资、生活物资、畜禽产品的运输通道。连日来,为涉牧企业运输车辆办理通行证2800余张,清理路障土堆200余座。二是保驾护航“复工复产”。针对企业员工出小区(村)难、返岗难等问题,办理300余张通勤证,协调20余辆中巴车“点对点”为25家企业护送员工500人次;组织了50余人的抓鸡(鸭)队,保障了肉禽养殖场的及时出栏;协助近700辆饲料运输车辆运送饲料1500余吨,保障了企业疫情期间“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暖”字贯穿,当好惠民“勤务员”。一是解决“供应难”的问题。为解决小区群众所需生活物资进门难问题,联合小区物业、志愿者成立服务专班,多方联络人员、车辆和滞销民生物资,对接商超网络销售体系,组建物资配送分队,采取“无接触代购”方式,提供代送服务,实现点对点配送和无接触领取,保障封闭小区居民生活供应。二是解决“物资贵”的问题。针对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紧缺等问题导致的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问题,开通了农户到社区“EMS”绿色通道。确定专人收集农户(养殖场)产品滞销信息,对接好社区居民需求信息。由邮政公司出车出人、无偿运送。连日来,邮政公司出动车辆100辆次,为周边社区居民配送平价鸡蛋1200公斤、平价蔬菜3500多公斤、馒头近1500公斤,受惠居民达5000余人。

“严”字把关,拧紧安全“螺丝钉”。一是严控市场秩序。动态监测全市饲料、兽药、肉蛋奶等库存情况,确保各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库存足,严禁各屠宰企业恶意停工停产、压价收购、哄抬物价,确保全市肉蛋奶市场价格稳定。二是严格检疫监管。严格官方兽医驻场制度,压实畜禽屠宰、乳制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严厉打击屠宰病死畜禽、注水注药、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三是严肃督导检查。督导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持续绷紧安全生产弦,守牢安全“一排底线”,确保安全生产培训到位、员工管理到位、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全力保障行业安全、产品质量安全。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禹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将继续发挥行业“指挥棒”职能,守牢安全“一排底线”,精准发力做好复工复产“护卫军”,稳住居民“肉盘子”。(刘玉玲 徐超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