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发展,以绿当先。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市围绕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做好畜牧产业绿色发展文章,积极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打造绿色生态畜牧产业。
“施的肥是沼液、沼渣,这样高粱品质好些,别的公司和我们已经签合同了,到时候产品全部回收。”日前,在白杨坪镇董家店村茶庄组,村民们正在高粱种植基地锄草、施肥。
还长在地里的庄稼,却早早就被全部下单,原来,这些客户都是奔着公司的绿色、有机产品而来的。恩施市福民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瞄准生态种养,将董家店村200多亩土地进行流转,种上茶叶,并套种高粱、桃树等,同时还聘请村民们到基地务工。在当地畜牧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两个小型沼气工程,添置了干湿分离机,高效利用沼液、沼渣等,促进绿色发展。“茶叶通过沼液喷灌,一亩田要多收入1000元左右,而果木的口感也比原来好很多。”公司负责人王洪权告诉记者。
位于龙凤镇杉木坝村的龙凤联强农贸有限公司,也是将生猪养殖和小水果种植进行生态种养结合的企业。2013年以来,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了5个小型沼气工程和200亩地的喷灌设施,把8000多头生猪产生的粪便全部利用起来,发展“猪—沼—果”循环农业。公司通过“源头实行粪污减量化,中间环节实行沼气池无害化处理,末端力推资源化利用”,实现了规模化的转型,并种植了李子、桃子、红心猕猴桃、美国红提、甜柿等水果800多亩,利用猪场的猪粪、沼渣做有机肥,沼液用来喷灌除病虫害,保证产量和品质。
畜禽粪污循环利用,环保又经济。近年来,恩施市把畜牧产业作为农村特色经济特色产业来抓,持续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种植业有机结合,提高茶叶、蔬菜、小水果等特色产业的产量和品质。截至目前,全市共存栏生猪70.9万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37%,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9.21%,大型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向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杨惠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