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再次亮相不是因为风景宜人,而是当地一农场被世卫组织OIE检测出O型口蹄疫情,据了解涉及感染的动物多达57头,目前已经被我国正式禁止输入任何蹄类相关产物。
口蹄疫对畜牧行业伤害极大
以超高感染率闻名遐迩,是全球畜牧业最需要防范的病害之一,国际兽疫局将它标定为“A级”,是必须防范的畜牧病。一旦感染到口蹄疫,猪、牛、羊等等生物将会迅速扩散到周围栏区,且因为有效根治能力弱的缘故,处理方式只能是隔离扑杀。
按国际世卫组织OIE规定,任何国家在本土境内都不得隐瞒本种病害的出现,是必须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的严峻疫病。
患有口蹄疫病的畜牧通常会迅速表现出发热、呕吐、拒绝饮食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口腔内部等区域还会出现破裂溃烂、出血等情况,且幼崽幸存率极低,只有大型牲畜在良好的照料下有幸存的可能性,根据历年来口蹄疫病的范例来看,平均存活率接近50%,所以畜牧养殖者请小心防范。
根据畜牧业防疫专家建议,养殖业应当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加强卫生干净程度
“脏、乱、差”是曾经多数个体养殖户的基本情况,而这样的环境是细菌最天然的温床,如果能做到勤消毒、勤通风等基本卫生行为,有利于降低疫情滋生的可能性。
二、打抗体疫苗
家养的畜牧在身体机能方面和野外的没法比,免疫力低下的它们很容易被病害感染,参考国家口蹄疫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对畜牧应当打三次疫苗,分别是预肥(第一个月)、中期(70天)以及出栏期前一个月(100天)。
一旦发现疫情问题不应当瞒报偷偷处理,正确做法是及时报告,在相关人员协助下进行扑杀处理。(多数情况是你自己干看着,由专业人员处理)
流程:阻隔传染源—强制扑杀—无害化处理—对场所进行全面消毒杀菌—等待通知重新开启
天气逐渐炎热,口蹄疫出现的概率将会在夏天达到顶峰,纵观我国2010年至今并发高发期基本为3月~6月,养殖者一旦发现不必惊慌,配合处理即可。
其实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口蹄疫的防范力度就已经非常严肃,除去2016年11月中旬时发现过晚导致发病的208头牲畜外,本土基本上从未出现过大规模传染,我国对口蹄疫苗的研发已经比较完善,只要坚持定时定点给畜牧打疫苗,并不会影响到养殖者的正常生活。